
1.“黄金点位”融入生活,实现“润物无声”式宣教。精准选址于体育公园篮球场旁,这是居民晨练、傍晚休闲、家庭散步的必经之地和高频活动区域。宣传牌直面高人流,确保信息在居民日常健身、休闲、通勤过程中“自然入眼”,打破了传统宣传的时空限制,实现了全天候、无接触的持续性覆盖。
2.内容体系贴近生活,构建完整认知链条。宣传牌匾醒目展示《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》核心条款摘选,明确传递地方性法规依据,增强政策公信力和群众认知度。设置“家庭道德规范”板块,弘扬尊老爱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勤俭持家、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,为新型婚育文化奠定伦理基础。聚焦新型理念关键词“自主生育”、“优化生育”、“适龄生育”,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科学、文明、进步的生育观:发布《新型婚育文化倡议书》,系统阐述摒弃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陋习,提倡婚事简办、责任共担、家庭友好的社会风尚,号召居民共同践行。
3.“阵地+活动”双轮驱动,提升传播效能。固定阵地做基础,宣传牌设计图文并茂、简洁明了、色彩和谐、经久耐用,提供稳定、长期的政策理念输出,是无声的“老师”。线下活动促深化,周边晨练、休闲的高人流,日均触达人群达1000余人次,确保在动态场景中也能有效传递关键信息,提升视觉吸引力和信息可读性,实现了低成本、高频率、广覆盖的持续宣传效果。
新型婚育文化宣传阵地建成以来,已举办主题宣传活动两场次,面对面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。打造了一个“看得见、记得住、用得上”的宣教新平台,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对新型婚育政策的知晓度,对优生优育、妇幼保健、家庭美德等知识的了解度,以及对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的认同感,显著提高了群众对生育政策、《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》及相关支持措施的知晓率。